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三山经开区龙湖街道中沟社区关工委主任邀请安徽师范大学规行志远志愿服务小队走进中沟社区农家书屋,举办了一场趣味十足的版权科普活动。
(图为志愿者王一鸣向大家讲述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活动伊始,志愿者王一鸣笑着向大家说道:“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平时写的作文、画的画,甚至拍的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保护罩’,它就是知识产权。”他从知识产权的定义讲起,解释了这一法律概念如何保护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智力成果,并特别说明版权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图为志愿者覃依诗曼讲解视频内容)
随后,志愿者覃依诗曼打开精心准备的PPT,先播放了一段活泼的动画短片,用可爱的卡通形象演示了盗版图书、视频等常见场景。“大家看,这个小蚂蚁用的是劣质盗版光碟,这就涉及到了版权问题,”她结合PPT上的图文,详细讲解著作权的概念,“只要作品完成,哪怕没有发表,版权也自动生效,就像你们写完日记,本子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她还分点介绍了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以及著作财产权中的使用权、获得报酬权,并用“转发朋友圈是否需要作者同意”“改编他人作品算不算侵权”等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图为志愿者张富琴主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举手参加)
到了互动环节,志愿者张富琴以“版权大侦探”游戏开场。在整个游戏过程,小学生们踮着脚举手,大学生们也笑着参与讨论,答对的同学不仅拿到了笔记本、书签等小奖品,还收获了志愿者准备的糖果等零食。在“盗版产品找茬”游戏中,大家盯着投影上的对比图,眼尖的同学很快发现盗版图书的错别字、模糊水印,现场不时爆发出“找到了!”的惊喜叫声。
活动接近尾声,志愿者们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总结知识点。8岁的李同学举着自己画的“版权保护小卫士”涂鸦说:“以后我画的画要是被别人拿走,我就可以用今天学的知识保护自己啦!”大学生孙健伟则表示:“没想到版权和学术研究、未来创业都有关系,这些知识太实用了。”
(图为活动总结合影)
此次活动由规行志远志愿服务小队的8名志愿者共同策划,融合了动画演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结束时,志愿者们贴心地帮社区整理活动场地,孩子们捧着奖品围在志愿者身边久久不愿离开。“看到他们眼里的光,就觉得准备这些特别值得。未来团队还将走进更多社区和校园,让版权保护的理念像种子一样,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小队队长王一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