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老风采

志愿守护 义务宣讲 无私奉献——记孙村镇关工委“五老”宣讲报告团成员盛昌林

发布日期:2024-08-15 11:03来源: 孙村镇关工委作者:俞乃思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欧亚大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古人类文化遗址孙村“人字洞”志愿守护者、义务讲解员盛昌林,共接待游客12163人,接待场次达245次。其中,1月至7月份共接待学生3928人。他们来自安徽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安徽师范大学,江南大学等大学,还接待了由团省委组织的17国留学生等。

八十年代,盛昌林是孙村镇水泥厂山场开采的厂医务室的一名医务人员,当工友们在开山采石时发现许多化石时,他脑海的第一想法就是要保护好这些神秘“骨头”,于是立马将其收集封存。这些神秘“骨头”究竟是什么?盛昌林查阅了资料,又遍访了多个有学问的人,也没能找到答案。有人建议送往中国科学院去鉴定。几经辗转,他收集的神秘“骨头”被送往北京,后被鉴定为库班猪的化石,年代约为1200-1600万年前,是很有价值的文物。

随后国家和省文物管理部门派员赴繁昌了解情况。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尚不具备大规模考古发掘的条件,管理部门建议盛昌林尽力对“人字洞”进行保护。盛昌林不辱使命。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自备手电筒上山义务巡逻。为了让周边村民都能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他利用闲暇时机,进行宣传。为了保护好文物,他还自费将散落到村民手中的化石收回,并全部无偿献给了国家科考队。

1998年,“人字洞”列为国家科考项目,科考队于5月进行正式发掘。1998年5月25日晚,山洪暴发,人字洞堆积物出现大面积塌方,大量化石裸露出来。正在夜巡的盛昌林心急如焚,次日一早,他就赶到厂办公室,接连向多方部门打去电话,及时报告了这一危急情势。接到报告,科考队于当天下午赶赴现场,对塌方现场进行保护和清理。此后,“人字洞”进行多次正式发掘。期间,盛昌林成了考古队的“编外队员”,主动承担起昼夜巡山的任务,以防化石丢失损毁。

随着“人字洞”的发掘,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科考时间紧任务重,专家们根本没精力讲解。一次,盛昌林被赶鸭子上架,担负起讲解的任务。他平时受到专家们的耳濡目染,此刻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参观者听得入迷,还以为他也是科考队的专家。

“人字洞”遗址对外开放以来,盛昌林一直担任义务讲解员,无偿负责遗址的看护、卫生、宣传等工作。为了胜任此项工作,他自费购买了多种报刊和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他接待的游客足有20万人,平均每年接待人数超过10000,最多时一天接待10余次。特别是节假日,参观人数骤增,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休息。家人心疼,少不了埋怨他:好好当医生不行吗?天天忙着义务宣讲,一分钱不挣,还累得半死,真不懂你图什么!外人也不理解。只有盛昌林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热爱:“我迷上这些古化石,就像有人爱好收藏,有人喜欢养花一样。在我眼里,它们不是冷冰冰的化石,而是我们去了解远古时期的时空隧道。它们就像我的眼镜一样,终生离不开了。”

天道酬勤,苍天不负。2013年,他当选为乐于助人的“繁昌好人”、“芜湖好人”;同年,荣获芜湖市首届“百姓学习之星”称号;在8月份的“感动江淮”志愿服务典型评选中,荣获优秀志愿服务个人称号。